金属铁器落入矿石输送皮带,控制室屏幕上立即生成一条报警信息。
铜箔产品经过摄像头,后台马上显示出精准质量评估数据。
……
上述操作并不复杂,但完成它们的并非紧盯屏幕的操作人员,而是金川集团信息与自动化工程公司AI视觉开放平台孵化的算法。
作为一个可以分析视频画面的系统,AI视觉开放平台实时连接着400多个摄像头。在视觉AI的加持下,它们具备自主“思考”能力,摄像头不仅“看得到”,更能“看得懂”。
金川集团内部人机协同监控的新时代,正缓缓拉开序幕。
“AI值班” 提升的不只是效率
只需一台授予权限的电脑,就能在AI视觉开放平台查看相关联的任意一处现场画面,而且使用者还能看到视觉AI根据画面生成的设备状况记录、安全报告、风险预测等更全面的信息。
提到平台立项初衷,信息自动化公司自动化事业部副经理魏宁介绍:“人类从外界接收的信息中,视觉信息约占83%,比例非常大。我们想利用AI分析庞大的视觉信息,减轻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决策效率。”
早期的视频监控平台多数摄像头不具备视频特征分析功能,因此,当需要进行事件查找、事故溯源时,只能依靠职工盯着屏幕逐帧查看,准确性和效率都相对较低。而有了视觉AI辅助,这些冗长的工作都可以快速完成。
视觉AI对生产的助力,首先体现在安全管理上。劳保用品穿戴不合规、闯卡、接打电话等不安全行为,统统逃不过它的“法眼”。AI视觉开放平台仿佛一个大脑,操控着许多永不懈怠的“值班员”,为集团生产安全筑起一道牢固的防护网。
除了安全管理,AI视觉开放平台在产品品控、设备状态监测等方面,也有强大的优势。
例如镍板、铜板及非金属表面的缺陷识别,以往要靠经验丰富的师傅才能完成,如今用视觉AI就可以做到;让许多人头疼的管道跑冒滴漏状况,视觉AI也能及时反馈。
“AI的本质是提高决策效率,很多一线岗位人员,即使不具备深入的特定领域专业知识,也能借助AI快速做出准确决策。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发展方向。”魏宁介绍道,AI视觉开放平台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决策门槛,让更多人有能力参与到生产管理和决策工作中。
“水土不服” AI算法如何破局
在AI视觉开放平台建立过程中,技术人员为求更好的识别效果,也曾尝试过不同的数据模型。但无论是视觉AI这种传统意义上的小模型,还是当下较为流行的DeepSeek,在实际应用中,模型的算法精度都会大幅下降。
究其原因,是模型缺乏有色金属行业的相关数据。没有足够数据支撑,在陌生领域,AI会“水土不服”,“思考”不出理想结果。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采集大量生产现场图像数据,再逐步训练AI,培育一个专精本行业数据模型。
在数据采集这件事上,负责AI视觉开放平台建设的首席工程师张海峰耗费了大量心血。身处复杂多样的现场环境,张海峰及团队成员不但要采集不同的场景画面,还要长时间蹲守,采集生产场景在特殊光线、角度、时间和空气质量下的图像,才能让视觉AI的精度不断提升。在最终应用阶段,用户类型、应用系统及应用场景的不同,则要求技术团队关注更多差异化细节。
“视觉AI特征提取和识别的精度是无止境的。”张海峰说:“在国内有色行业里,我们是第一家建成的企业级视觉AI平台的企业,迈出了工业视觉整体化应用的重要一步。”
现在,AI视觉开放平台依托与视频网络无缝对接的优势,做到了和业务系统的深度融合,基本摆脱了通用大模型算法精度低的困局。张海峰说,希望AI视觉开放平台与其他专业算法提供方协同合作,持续不断解决集团内部场景化应用面临的问题,共同推动视觉AI在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
介绍AI视觉开放平台的建设方向时,魏宁提到“黑灯工厂”概念,这是一种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模式,其核心特征是通过AI等技术实现全流程无人化生产,甚至可在无照明条件下运行,因此被称为“黑灯”。
在AI迅速发展的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