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大型全媒体系列报道【在路上 遇见甘肃】栏目,报道了近年来金川集团加强对外开放合作,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主动与沿线国家企业开展矿产资源开发和矿产品贸易等方面的合作交流,不断推动金川集团海外矿山在资源规模、技术水平、管理模式等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合作新局面的事迹。以下为报道全文——
作为甘肃省最早“走出去”的企业之一,近年来,金川集团加强对外开放合作,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主动与沿线国家企业开展矿产资源开发和矿产品贸易等方面的合作交流,不断推动金川集团海外矿山在资源规模、技术水平、管理模式等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合作新局面。
上世纪90年代至 2000 年,国家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轨、对外经贸合作赋予企业更多自主权,金川集团开始陆续开展海外业务。1990年通过投标,金川集团承包了中冶项下的巴基斯坦达山克铜金矿剥离工程,后又承建巴基斯坦呼兹达35公里公路项目。1997年设立金川美国公司,2016年11月25日,由甘肃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印尼红土镍矿项目在印度尼西亚马鲁古省奥比岛开工建设,该项目被国家发改委列入中国—印尼“一带一路”政府间国际产能合作重点项目,也是“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实施以来,甘肃省首个开工建设的境外项目。金川集团矿产资源与产业信息研究中心副总经理王永才: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的推进金川集团的海外资源战略,在矿种上还是聚焦镍、铜、钴金属为重点,在地方上主要是南部非洲、印尼、墨西哥地区,主要是通过收并购和贸易融资、参股包销等多种渠道,积极的获取了境外的矿产资源,不断服务于国家的镍、钴资源的安全保障。
走出金川、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近年来,金川集团充分发挥自身资源、技术、人才等优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资源开发,带动产业布局,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先后通过股权投资并购6家境外矿产公司,实现了公司在全球的业务布局。目前,金川集团已在1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有色金属原料采购和产品出口业务。截至去年末,公司境外直接股权投资13项,投资额24.58亿美元,王永才:20多年,一个就是建立了具有金川特色的资源项目的投资标准、管理模式和融资的情况。在投资类型上,金川集团重点还是围绕我们的主业,在平台建设上也加强了境外资产和境内资源项目的统一政策管理。截至去年年底,境外的资产总的将近达到55亿美金,占集团的总资产的三分之一,境外净资产超过了29亿美金,占公司净资产的33.7,在境外的员工数大概有4000多人。
为了抢抓机遇,金川公司时刻关注“一带一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结合公司实际和比较优势,在能源资源、工程项目、冶金炉窑、装备制造、建材塑料、无轨设备等重点领域加强对外合作,全力推动相关产业加速“走出去”,避开国内高度竞争的局面,开发“一带一路”市场,形成具有行业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产品链。同时,金川人把企业所在地当作自己的家园来经营,在积极承担国内经济社会责任的基础上,多了一份海外角色。王永才:带动了金川(公司)内部生产性服务业的科研设计,工程建设,矿山掘进,采矿承包,信息综合服务联合组织,实行了系统配套的和一体化、多产业协同发展,而且,履行中资企业的社会责任,在地质、采矿、选矿、会计、管理方面都要着重培养当地的员工,大大提高了当地人的劳动技能,学习了中国矿业经验,助力了当地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