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三元前躯体”前,先聊聊新能源电动汽车。
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要求深入实施发展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汽车强国。
工信部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完成352.1万辆;
在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显示,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700.3万辆,
中国新能源汽车迈入规模化、全球化的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电动汽车强大的市场需求下,锂电池作为主要动力源,需求水涨船高,产量快速增长。
现在,说回主角“三元前驱体”
- 颜值一般嘛-
可人家厉害着呢!
它是制备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所需的核心原材料——镍钴锰氢氧化物。
镍、钴、锰三种元素就是它的“三元”。
在工业化生产中,通过采用共沉淀法将镍、钴、锰的盐类产品或化合物合成得到“三元前驱体”。
图片
动力电池的发展始终将长续航、高安全作为目标。
三元前驱体三个关键金属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各自的重用。
因此,三元材料的发展向高镍化、单晶化挺进。
“三元前驱体”在金川
2016年,金川集团兰州金川新材料公司的科创型子公司——兰州金通储能动力新材料公司依托金川的资源、技术、人才优势,正式涉足三元前驱体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经过近年来的建设与发展,兰州金通储能动力新材料公司,已形成金川本部、江苏南通两个生产基地和兰州1个研发基地的三地联动的发展格局。
汇集了前驱体行业研发精英,形成专业研发团队,并以材料研究院研发平台为主,坚持全系列三元、钠系、磷酸系等前驱体主要研发方向,灵活开展小试、中试,完成公斤级至吨级制备需求。
产品涵盖储能型、功率型、中镍高电压、高镍和超高镍等多个系列,在电子信息、电动工具、电动汽车及储能方面均有广泛应用。
技术方面,兰州金通储能动力新材料公司申请专利141项,授权专利71项。
采用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最先进络合沉淀工艺,深抓产品过程控制,提升产品一次合格率,保证“三元”生产工艺具有产能高、运行成本低、品质稳定,达到高端车载动力电池用标准,生产工艺环境友好,可实现零废物排放。
目前,兰州金通储能动力新材料公司多款产品进入国内外龙头企业供应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