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最惨淡的2016年,职工绩效工资无法完全保障,电解铜粉生产线在年初就安排停产。2017年年初,主要生产线全面停产。”在金川集团粉体材料公司副总经理王文鹏记忆中的五年前“是一个难以度过的寒冬”。
粉体材料公司是金川集团产品链延伸和资源综合利用的骨干企业,主要生产球形氢氧化镍、镍粉、铜粉等系列产品。
作为金川集团镍都实业公司新产品部,2012年分立改制后,粉体材料公司遇到上游市场原料供应不足和废水处理困难等问题。到2016年底,仍亏损2294万元,生产经营陷入史无前例的困境。
5年后的2022年,粉体材料公司实现工业总产值6.01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27.84%;营业收入5.52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17.16%,主要经营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生存才能谈发展
2017年,粉体材料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走马上任。继续保持现状等待破产,还是改革创新谋求生路?成为新班子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已经没有继续输下去的资本,改革迫在眉睫。”王文鹏坦言。
粉体材料公司 “摸清家底”,要求各事业部集思广益,查找亏损根源,面对面敞开心扉说实话、讲困难。
成本高、质量差、市场小、结构单一、职工积极性不高……制约公司发展的,既有内因也有外碍。
粉体材料公司下定决心将隐匿问题一一摆出,点对点逐个击破。
高文斌是粉体材料公司电池材料事业部经理,他告诉记者:“我们以前只顾着埋头生产,从来没有和下游市场对标,也不知道市场的需求变化,生产和销售完全分开。”
为了让产品更接近市场,粉体材料公司将市场的问题交给市场来解决。在内部实施“生产、销售、服务一体化”协同联动,全面推行事业部改革,优化营销部和各事业部产销职能。放宽分配自主权,将利润考核导向与阿米巴经营管理有机结合,在内部推行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实行产销一体。
面对高昂的原料成本,粉体材料公司向集团公司兄弟单位获取计价系数更低的难处理含铜镍渣液,集合科研人员开展提纯,综合利用内部废渣、废液组织生产,多途径保证球镍、铜粉系统原料供给。同时,根据市场及原料变化及时压降调整产品库存,大幅压缩成本。
市场化改革改变了从前各事业部等待观望态度,经营层市场导向、快速响应和经营意识明显增强,效率效益显著提高,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创造了最好水平。
2017年6月,粉体材料迎来改制后首次盈利,经营形势实现突破性转变。
2017年,利润同比减亏1666.2万元,减幅72.63%,消除了球镍、氧化铜粉生产线停产期间造成的经济损失,并弥补了2016年签订销售长单带来的利润亏损,实际实现减亏2317.36万元,职工收入不仅全年稳定,并与集团公司同步调升工资,扭转了被动局面。
得知盈利,全体职工无比振奋。“这一年对我们来说是个重大转折,让我们见识到‘信心比黄金还重要’这句话的分量。”王文鹏说。
向行业精尖对标
改革初见成效,粉体材料公司一鼓作气定下三年实现“大转变、盈亏平、稳增盈”的奋斗目标。
但降低成本带来的收益有限,现实依旧残酷。
电池行业是粉体材料公司产品的重要市场。然而电池行业“内卷”激烈,成本结构透明,同质化程度明显,盈利窗口期和机遇期有限。粉体材料公司的低端产品没有市场话语权,只能通过不断降低自身价格争夺市场份额。
提高产品质量、掌握核心技术、开展科技攻关、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提升核心竞争力,才是从结束亏损到全面盈利的动力源泉。
依托金川集团优质镍铜原料,粉体材料向业内精尖企业对标,持续开展全员质量管控技能培训,提升岗位员工操作水平。修订完善作业指导书,优化各岗位操作程序,严格控制生产过程,积极应用自动化控制系统、监测技术装备消除操作误差。一套改革下来,产品质量管控水平稳步提高,球形氢氧化镍班被评为甘肃省质量信得过班组,球形氢氧化镍产品荣获甘肃省名牌产品及有色工业协会实物质量“金杯奖”。
“单一产品永远跟不上市场需求,必须保证科研力量同步跟进。”王文鹏认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只保证现有产品质量不够,还是要打造高端产品。
这对技术创新提出更高要求。
为深挖内部科研人员潜能,粉体材料公司实施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按照经营任务权重与创新难度拉开绩效差距,实行绩效工资总额包干、工序岗位承包;与各科研单位开展合作,广募高校人才,目前拥有研发人员45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8人。
“科研环境很好,大家对技术人员很尊重,每个月还有人才津贴作为补助。”大学毕业后就来到粉体材料公司的新员工李晓感言。
除了技能人员,粉体材料公司对工人技术改进项目也予以奖励,鼓励全员创新创效争先锋。
来自生产一线的侯建国,是“粉体创新工作室”带头人、2022年金川集团劳模。近三年,他带领团队完成技术革新18余项,完成先进操作法3项,发布“QC成果”4项,发布专利34项。
构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时间是客观的见证者。“十三五”期间,粉体材料公司2000吨/年覆钴球镍改造工程一期在最短时间完成项目建设并投入试生产,球镍产品市场占有率有效提升,实现产品境外销售业务零的突破,铜粉生产系统全面脱困,含氨废水彻底摆脱多年困境,实现余氨全部回用。
在扭转长期亏损局面后,粉体材料公司坚持“有市场、有技术、有提升”原则,依靠产品质量提高促进销售价格提升,加大科研开发创新力度,全力拓展新型应用领域,努力延伸产业链条,完善产业结构,不断向“优、特、精”方向发展。
2022年以来,球镍产品品质再提升,产品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显著增强;残液开路卡脖子困境再获新突破,有价金属高价值利用取得新进展;开展新型镍氢储能电池关键技术研究,高端应用研发持续开展;高导屏蔽系列新材料实现批量生产,新的利益增长点迸发;搭建高效能可视化生产线试点,促进生产系统向数字化迈进……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全球创新版图重构以及全球经济结构重塑的背景下,粉体材料公司废渣废液综合利用和新产品研发高端化的产业链格局初步形成。
“新产业兴起,我们努力涌入潮头。”粉体材料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何子川表示,将抓住新能源、新材料逐步替代进口、市场需求上升和“经济内循环”大好时机,持续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做大循环经济、做强新能源电池材料、做精高端功能材料,努力打造金川集团最具价值的循环科技创新公司。